近日,应数学科学学院邀请,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史福贵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与指导,围绕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展多项活动,并作系列学术专题讲座。
8月26日下午,史福贵教授面向青年教师和高年级研究生以“格值模糊图的最新研究进展”为题作首场学术报告。他指出,图论在现实世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,为了更好地拓展图论研究,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模糊图的表现形式。在报告中,史教授通过严密的数学证明,指出现有的Intuitionistic模糊图、 Pythagorean 模糊图、Fermatean模糊图、q-rung orthopair模糊图、 Picture 模糊图、Spherical 模糊图、q-rung picture模糊图、Interval valued 模糊图、 Bipolar模糊图、m-polar模糊图等均可视为格值模糊图,并进一步给出若干格值模糊图的特征描述,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。
8月28日下午,史教授作第二场讲座,系统介绍凸MV代数的相关研究工作。他从MV代数的起源讲起——该概念由C.C.Chang于1958年提出,并在多值逻辑中扮演类似布尔代数的重要角色。1997年,Hoo将拓扑与MV代数相结合,开创了拓扑MV代数的研究方向。史教授创新性地以凸结构替代拓扑结构,探讨凸MV代数的若干基本问题,并介绍了其课题组最近取得的研究成果。
9月2日下午,应学生要求,史教授专题讲解了格值模糊粗糙近似算子的表示问题,从定义、性质到应用实例,细致剖析了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与推导过程。
9月4日下午,面向2025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,史教授作了题为《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》的科普报告。他从模糊数学的产生背景入手,介绍了模糊集的基本概念,并通过具体实例阐明数学不同分支中概念的模糊化方法。史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、逻辑清晰,激发了在座新生对数学研究的浓厚兴趣。
交流期间,史福贵教授还参加了学院“十五五”学科建设规划研讨会,结合学院学科现状与发展目标,为未来方向提出宝贵建议。
本次系列学术活动聚焦学科前沿,拓宽了研究生学术视野,也为学院学科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动力。学院今后将继续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交流,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和育人质量。